当地时间18日,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已持续至第六日,该地区局势持续恶化。近期,美军采取了一系列军事行动,使得国际社会感到紧张——美军航母改变航线驶向中东、空军加油机进行大规模调动,战略资源悄然在区域部署,这些举动释放出明显的干预意图,使得地区紧张气氛愈发浓厚。美国是否会卷入一场新的中东战争?
航母改道、战机增援……美军罕见大动作
路透社16日的报道指出,船舶追踪平台Marine Traffic的数据表明,美国的“尼米兹”号航空母舰已从南海启程,正向西航行,目的地是中东地区。与此同时,该舰将与已在阿拉伯海部署的“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汇合,从而组成一个双航母编队。据悉,“尼米兹”号具备容纳5000名人员和60多架飞机的能力,其中包括战斗机。该航母原定于本周稍晚时段抵达越南岘港进行访问,然而,美国驻越南大使馆以“紧急行动需求”为理由,取消了原计划于6月20日举办的正式招待会。
美国“尼米兹”号航母 资料图 图源:美国海军官网
同时,根据美国一家航班追踪平台“飞行导航系统”的数据显示,15日当天,超过30架美国空军的KC-135R和KC-46A型加油机分别从美国不同地区升空,它们随后依次降落在德国、英国、爱沙尼亚以及希腊的多个机场。据了解,这些加油机的主要任务是向那些远离本国基地执行空中打击任务的军用飞机提供燃油补给。
路透社报道指出,这些行动显示出,在伊朗与以色列的紧张局势加剧之际,美国正在积极增强其空中实力,为可能发生的持续军事行动做好充分准备。美军突然向东调动了数十架加油机,这一行为显得格外异常。荷兰迪亚米安全情报公司的埃里克·斯豪滕分析认为,无论是为了支援以色列还是为远程作战做铺垫,后勤支援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美国此举显示出,一旦伊朗局势进一步紧张,美国将迅速作出反应。
美国“战区”网站指出,尽管向该方向派遣加油机的情况并不少见,然而如此大规模且几乎同步的飞机调动实属罕见,特别是在中东地区正面临危机的背景下。美军对于加油机的广泛部署具体动机尚未明朗,但这一行动可能基于以下四种推测:首先,美国可能已作出决定或正考虑向以色列提供空中加油援助;其次,美军可能直接介入空中战斗;再者,此举可能是为了防范伊朗可能对霍尔木兹海峡实施封锁的军事举措;最后,它也可能是为了在中东战区构建一条稳固的空中通道,为后续的大规模军事部署提供必要的后勤支援。这些迹象显示出,美军正在对中东地区可能发生的高强度冲突进行实际的筹备工作。
伊以双方基础设施遭到攻击
17日当天,美方官员披露,美军计划向中东地区增派战斗机,并拓宽其部署区域,旨在强化在以伊冲突期间的防御能力。据了解,此次部署的战斗机型号包括F-16、F-22以及F-35,然而,美国官员强调,这一行动仅具防御性质,所部署的战斗机主要用于拦截无人机等空中威胁。还有一位来自美国国防部的官员透露,美国计划在东地中海区域增派更多具备拦截弹道导弹能力的海军舰艇。
另外,据BBC报道,至三月底,卫星图像首次揭露,美国在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岛,一个位于伊朗南部海岸线约2400英里远的地方,部署了B-2隐形轰炸机。然而,最新的卫星图像中已不再显示出该轰炸机的踪迹。英国皇家空军前副作战长官格雷格·贝格韦尔空军元帅在接受BBC采访时透露,据他所知,B-2轰炸机具备长达24小时的持续飞行能力。一旦白宫做出发动攻击的决定,这些轰炸机便能够从美国本土起飞执行任务。
美参战红线正在消失?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消息显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先前已正式向美国求援,希望加入战斗,并强调以色列单独无法摧毁伊朗地下的核设施,这需要美国的协助才能实现。然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并未立即给出肯定的答复。特朗普提出的条件是,只有在美军人员和设施遭受伊朗攻击时,美国才会介入。不过,特朗普的立场似乎正在出现细微的调整。
16日,特朗普在参加完加拿大的G7峰会后,比预定时间提前一日回到了华盛顿。白宫的新闻发言人莱维特在同一天解释称,特朗普此举是为了处理一系列紧迫的重要事务。他在社交媒体X上发布的后续动态中提到,特朗普之所以提前返程,主要原因是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这一举动使得外界对于美国是否将直接介入战争的猜测进一步升温。
17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于白宫召集国家安全团队举行会议,议题涉及以色列与伊朗之间持续的军事对抗。据多家媒体报道,特朗普正在权衡是否介入这场冲突,并考虑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报道指出,特朗普在白宫的战情室与国家安全顾问共同商讨应对策略,会议历时超过一个半小时。在会议之前,特朗普发布了一条充满挑衅意味的言论,声称自己已完全掌握了伊朗领空的制空权,并且确切掌握了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的藏身地点。据两名美国官员透露,特朗普对采取军事行动的态度正逐渐变得更为积极。
据相关报道,特朗普在乘坐总统专机“空军一号”期间向媒体透露,他对与伊朗进行谈判并无太多兴趣,同时强调自己对于伊朗的目标是彻底解决,而非仅仅是实现停火。此外,当天他在社交媒体上多次发表言论,表达出“我们的耐心已到极限”的观点,并呼吁伊朗“无条件投降”。
CNBC的分析指出,特朗普最近的表态显示出美国已准备好威胁采取直接军事行动,以协助以色列对伊朗首都德黑兰实施控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于17日引用了两位知情人士的消息,透露特朗普正逐步倾向于使用美国军事力量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空袭。然而,若伊朗能够做出重大让步,特朗普依然对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保持开放态度。
“美国直接下场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
此前,有美联社等媒体进行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曾明确表态,他打算坚决要求伊朗政府彻底放弃其铀浓缩项目。自四月以来,美国和伊朗已经进行了五轮的间接对话,然而在多个关键问题上,双方的分歧仍然十分明显。美方坚持认为伊朗应当全面停止所有级别的铀浓缩行为,而伊朗方面则拒绝了“零浓缩”的提议,并强调任何协议的达成都必须在解除制裁的基础上进行。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的刘中民教授于18日向《环球时报》记者阐述,近期美国的态度发生了显著转变,其在舆论场对以色列的立场,已由几天前的模糊不清、倡导双方对话,转变为更加坚定地站在以色列一边,支持其对伊朗的军事行动,同时对伊朗的警告措辞也变得更加严厉。与此同时,美国在军事部署上也展开了相应的调整。从谨慎的评估来看,美国当前所展现的政策声明及军事部署,主要目的是对伊朗实施压力。一方面,通过外交及舆论手段施加极大压力;另一方面,在军事层面构建威慑态势。至于美国是否将直接介入,这取决于其追求的具体目标。
伊朗的导弹和以色列的拦截弹,宛如烟花在夜空中绽放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的孙德刚主任指出,目前美国正采取极端压力策略,力图让伊朗放弃其核项目。若伊朗此刻决定作出重大妥协,放弃核项目,美国政府便可实现其目标,从而无需采取军事行动。“至于在此次伊以冲突中,美国是否会直接介入,目前尚难以作出准确预测。”他指出,目前美国政府展现出相当程度的不可预料性,然而,对于美国国防部的官员以及国家安全事务的助手等职业官僚来说,他们或许对此持有较为谨慎的看法。
美国介入的直接可能性持续上升。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的牛新春教授指出,美国已经实质性地介入了以色列的防御性军事行动,却并未参与到进攻性的军事行动中。若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进展顺利,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美方可能会觉得自身直接介入的风险有所降低,因此美国介入的可能性随之增长。在过去六日,从军事角度分析,形势对以色列较为有利;以色列所取得的军事成就或许已超出了其与美国的原先预料;因此,美国介入的可能性正在逐步上升。
孙德刚分析指出,若美国直接介入援助以色列,触及伊朗的核心利益并摧毁其核设施,美国恐怕难以从中东地区撤出。此后,中东地区的混乱局面将持续,新的冲突浪潮可能涌现,而美国与伊朗之间的对立也将升级为直接的对抗。这些后果的严重性难以估量。
不过,据美国媒体的其他报道,部分美国国会议员正敦促政府对于介入该地区冲突持谨慎态度。来自弗吉尼亚州的民主党联邦参议员蒂姆·凯恩更是明确提出,国会应在美军介入中东地区的新一轮冲突之前,获得发表意见的机会。为此,他在6月16日提交了一项决议案,要求在美军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前,国会必须就此议题展开辩论并进行投票。凯恩在声明中指出,若这场战争并非对美国国防的绝对必需,那么与伊朗的冲突将违背我国的国家安全利益。
这不是我国应参与的冲突。然而,若形势所迫,国会理应依照我国宪法的规定来做出相关决策。西弗吉尼亚州共和党众议员托马斯·马西于6月16日晚间公开表示,他打算提交一份“两党共同战争权力决议案”,旨在阻止美国卷入以色列与伊拉克之间的战争。
CopyrightC 200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芜湖人才网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承担因使用信息、外部链接或服务中断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风险自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ysznh@foxmail.com 鄂ICP备2025097818号-15
地址: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