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分子以虚假的高薪为饵,通过刷单返利等手段设下陷阱,他们利用你对工作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布下了一系列复杂的骗局。近期,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闵行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反诈专班共同推出了反诈典型案例,通过这些案例,详细剖析了网络诈骗的各种手段。
这是一宗典型的招聘欺诈案件。受害者在某知名求职平台上浏览到一则关于待遇颇丰的网络客服职位招聘广告,月薪从8000元起步,工作环境轻松,且可在家远程办公。按照招聘信息要求提交简历后,受害者迅速接到一位自称为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表示该岗位竞争非常激烈,要求受害者先支付1000元作为“入职保证金”,以表明其诚意,并承诺在入职满一个月后全额退还该笔费用。当受害者犹疑不决之际,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发送了公司营业执照的图片(系伪造),随后在受害者消除疑虑之后,便进行了转账操作。随后,该工作人员又提出需要参加线上培训,并要求受害者下载一款名为“职场通”的应用程序(实则是一款钓鱼软件)。在应用程序内,所谓的“培训导师”以各种借口诱导受害者继续转账,用以支付所谓的“培训资料费”和“考试认证费”等费用。待受害者意识到情况不对,要求退款时,却发现已被对方拉黑,总计被骗金额高达1.5万元。
手法拆解
首先,实施引流策略。这涉及在合法的求职网站上发布误导性的招聘广告,诱使受害者自行主动与发布者取得联系。
在第二步中,实施居家办公。这类诈骗信息往往极具吸引力,它们常常宣称通过居家办公、远程工作,只需在家中操作即可轻松赚取收入,其真正目的是诱导人们点击链接进行咨询。
第三步,进行软件的下载。一旦受害者深信不疑,骗子便会引导受害者下载他们所设的软件(即诈骗分子自行搭建的诈骗平台),并在该软件中要求受害者支付培训费用等,同时还会标注出“培训结束后可退款”的诱人承诺。
第四步,实施收网行动。一旦受害者在该软件中进行充值,不久后便会察觉到软件出现异常,无法正常开启。若此时尝试联系客服,会发现对方已将其拉入黑名单。
易感人群
20-30岁,刚毕业、正在找工作的人员。
防范要点
首先,在接到招聘邀请后,需利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天眼查等渠道核实公司是否存在,并检查是否存在经营异常或违法的历史记录。若招聘涉及海外劳务,则需访问国家商务部官方网站,确认该公司是否拥有合法的海外劳务派遣资格。
二是合法的招聘机构在员工正式入职之前,是不会以保证金、培训费、资料费等名义收取费用的。若遇到此类要求,应予以坚决拒绝;不论对方如何保证会退还费用或解释收费的合理性,都不可轻信。
三是切勿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亦不可从非官方应用市场下载应用程序。特别是在求职阶段,若对方提出需要下载未知的App以进行交流、培训或执行任务,这很可能是一种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