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于6月3日在北京发布消息,主题为《政务数据共享条例》正式出台!这一条例的实施将引发哪些变革?
新华社记者王雨萧、潘洁
3日,国务院发布了《政务数据共享条例》,对政务数据的分类管理、共享应用、平台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该条例旨在探讨如何有效促进政务数据的安全和高效共享,进而显著提高政府的数字化治理水平及政务服务效率。
孟庆国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专家,指出规范且高效的政务数据共享是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手段和核心动力。他强调,该条例作为我国首部旨在推动政务数据共享流通的行政法规,标志着我国政务数据管理正式进入法治化的新纪元。
赵鹏院长指出,长期以来,政务数据资源底数模糊、重复收集、来源多样等问题突出,导致其价值难以得到充分体现。他强调,该条例首次在国家层面,以系统性的法规形式,对政务数据共享的体制、实施路径、规范规则、保障机制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明确,从而为提高政府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务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
本法规将如何帮助解决政务数据共享过程中存在的管理机制不健全、供需双方沟通不畅、共享应用不足等问题?
赵鹏指出,该条例明确了构建全国统一政务大数据体系的任务,强调将现有政府部门建设的政务数据平台融入这一体系,并借助政务大数据体系实现政务数据的共享,旨在推动形成全国范围内政务数据共享的协同格局。
条例对数据目录管理及数据共享使用的各个环节设定了详尽的具体规范,尤其是对于由多个部门共同收集的政务数据,条例明确了牵头部门在数据收集方面的责任,并规定政府部门不得重复收集那些可以通过共享途径获取的政务数据。这些规定有效地填补了过去政务数据共享工作中的模糊区域,为数据共享制定了更为详尽和清晰的规则。孟庆国如此表示。
对于当前广泛存在的“数据孤岛”问题,条例规定“严禁以增设条件等手段擅自阻碍或干扰政务数据的共享”,针对那些不适宜共享的政务数据,需“明确其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相关决定”,同时要求政务数据共享的主管部门构建并完善政务数据共享争议的解决和处理机制。
如何确保政务数据的共享安全,同时推动数据共享的进程并增强数据安全保障水平?
该条例明确指出,必须遵循“管理责任归属、使用责任归属”的原则,对政务数据共享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安全责任主体进行明确界定;同时,应采取技术手段以及其他必要的手段,以防止政务数据遭受篡改、损坏、泄露,以及被非法获取或滥用。
余晓晖院长指出,该条例在推动发展及依法治理方面实现了有机结合,同时兼顾了安全与开放创新,对政务数据在提供、运用及管理过程中的各参与主体的安全责任进行了明确,从而为构建数字政府的安全壁垒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持。
专家学者指出,通过政务数据的合理安全共享与高效运用,能够显著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有效增强企业和民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江小涓教授指出,该条例的颁布实施将显著增强各部门、各层级间的协作与共鸣,进而汇聚成推动“高效完成一项任务”的改革力量。
江小涓指出,借助政务数据的整合、共享以及深入分析,能够精确地找到符合政策要求的企业与民众,从而实现政策的“无需申请即可享受”和“精准投递”,这将大幅减少制度性的交易费用,并有助于打造一个更加高效、公开、便捷的商务环境。
为基层减负和赋能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
浙江省数据管理局负责人金志鹏指出,该条例明确要求上级机关需依据下级机关的实际工作需要,迅速且全面地返还相应的政务信息,促使分散于各垂直管理系统的政务数据向基层汇聚,这将有效促进“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服务向基层拓展,从而进一步增强数据在基层的直达性。
江小涓指出,以往大量数据由上级部门集中管控,使得基层难以充分利用,出现了不少重复上报数据的情况。她强调,新条例对强化此类数据的共享和回流提出了具体规定,这不仅有助于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工作效率,还将显著提高数据质量,使政务数据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如何抓好条例的贯彻落实?
刘旭涛教授指出,应当以实际应用场景为引导,立足于企业和民众的办事需求,有计划地推动业务系统与地方数据平台间的数据相互交流与共享,进而构建起“应用促进共享、共享提升质量”的积极循环。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数据安全治理的职责担当,严格限制不必要的个人信息收集活动,依据法律法规严厉打击数据越界使用、隐私信息泄露等不当数据利用现象,从而保障数据的合理应用。刘旭涛如是表示。
自去年起,国家数据局已陆续推出70个公共数据“跑起来”的示范应用场景,这些场景在推动产业进步、社会管理和民众福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国家数据局数据资源司的负责人透露,他们计划全力支持相关法规的实施,并加速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更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C 200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芜湖人才网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承担因使用信息、外部链接或服务中断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风险自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ysznh@foxmail.com 鄂ICP备2025097818号-15
地址: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