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的第一束阳光轻轻拂过中俄双语的标识,洒落在黑龙江与松花江交融而成的“双色江”之上,此时同江正以“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的新面貌,热情地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络绎不绝。
起点广场:零公里处见证“双色江”奇观
晨曦映照江面,三江口广场洋溢着勃勃生机。那座硕大的“0”字起点碑,宛如一枚沉甸甸的青铜印章,静静地镌刻在大地之中。碑前,几位历经风霜的骑行者,不停地用手轻抚着碑身。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摸起点心有缺憾!我已触摸到了“点”,心中再无遗憾!
江水汇聚于此,道路起始于此,海洋通达于此。同江文旅景区的讲解员朱龙梅,用她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开启了新一天的讲解之旅:“位于此地的三江口广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亦被称为起点广场。这里,标志着同三公路的起点,这条南北贯穿的公路主干道,横跨九省一市,全长超过5500公里,谱写着祖国大地的壮美篇章。”
三江口之地,另有两河名扬。北方的黑龙江,其水色深沉,宛如墨玉;而南来的松花江,水流金黄,如同流淌的黄金。两河交汇,却界限清晰,各自东流数十里,始终未曾交融,共同造就了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双色水景,让人不禁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心生赞叹。置身同江,一天的愉悦心情便由此而生。
科普宣教馆:万年冰河巨兽“苏醒”
踏入三江口生态旅游区的科普宣教馆,如同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在馆内一层的展厅中央,一具高大的猛犸象化石抬头仰望,那弯曲的长牙宛如两把锋利的巨镰,直指苍穹。“这副骨架可不能小看了”,讲解员王秋月指着它的长牙解释道:“它曾是冰河时期的霸主,身上覆盖着九厘米厚的脂肪层,能够在零下五十度的极寒环境中生存。”你看它三米多高的骨架,当年在雪原上行走,该是何等威风!
左手旁是东北野牛,它们曾活跃在距今大约四万到两万年前的时代。而右手旁则是披着浓密长绒毛的披毛犀,因其全身覆盖着厚厚的长绒毛而得名。这种犀牛的角尤为突出,长度可达到一至两米……王秋月表示,每个来此地的孩子都对这里情有独钟。
沿着楼梯逐级攀登至二楼,众多动物和鱼类的模型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这里展示的是东方白鹳振翅飞翔的姿态,其下方则是黑鹳与几只野鸡的身影。而那个动物,名为苍鹭,它的捕鱼技能相对较弱,不会游泳,因此它总是站在岸边静候鱼儿游近,以便捕食。因其颈部长度异常,且能在岸边长时间静止不动地等待,故而被誉为我们常提到的长颈久候者。
除此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恐龙化石、丰富的湿地样本、沉浸式的5D影院体验,以及热门的网红书店,都等待着您的探索!
非遗新体验:数字“活化”赫哲渔猎魂
踏入赫哲族的非遗数字体验馆,这里以赫哲族传统的木刻楞房屋为设计蓝本,本身就犹如一件生动的艺术杰作。那散发着松脂香气的古朴原木“木刻楞”引人入胜,门扉一开,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奇幻的景象。穹顶上,光影交织的数字瀑布倾泻而下,波光粼粼的“江水”中,虚拟的鱼群悠然游弋。在这光影流转之中,古老的渔猎民族智慧在数字科技的映衬下焕发出新的生机。每一幅精致的鱼皮画作在灯光映照下,仿佛鱼鳞轻轻颤动,而那悠扬的古老伊玛堪说唱声则在馆内回荡,低沉而绵长。
我已不再是局外人,而是深入其中的一员。我亲身经历了赫哲族古老的生活方式,深切体会到了他们的智慧和勇气。狗拉雪橇飞驰而过,让我仿佛置身于广袤无垠的雪野;赫哲族男子间的顶杠竞技,让我感受到了赫哲族人民的顽强和力量;而射箭的精准度,更让我对赫哲族的狩猎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孙浩,体验馆的技术总监,向记者透露:“我们体验馆新增加的‘沉浸式’与‘互动体验’相结合的项目,旨在让更多的年轻人通过游戏的方式去认识和接触赫哲文化。我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这种独特的体验而倾心于赫哲族文化,并成为传承和弘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力军。”
爱上街津口:赫哲传千古 渔歌永流传
这是一个流传已久的古老故事,黑龙横行霸道,将鱼群束缚,导致渔民们哀声载道,满目凄凉。盖金老人,一位勇敢的勇士,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仅凭一己之力,手持鱼叉,与凶猛的黑龙进行了一场惊险刺激的激战。最终,他成功击败了黑龙,使得鱼儿得以重返黑龙江的怀抱。此后,盖金老人化身为一块巨石,永恒地守护着这片江水。因此,这片地方被人们深情地命名为街津口。讲解员侯佳欢,来自街津口赫哲族文化村,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深情,眼中流露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热爱和自豪之情。她说:“若你来到同江,若只能挑选一个乡镇游玩,那么街津口赫哲族乡绝对值得一游。”她继续道,“在这里,有着无数令人津津乐道的传说,以及目不暇接的美丽风光。”
侯佳欢自豪地介绍:“赫哲族对鱼的运用,堪称登峰造极。鱼皮不仅能编织成既保暖又别具一格的服饰,还能转化为巧夺天工的画作;鱼肉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即便是鱼骨,也毫不含糊,经过天然熬制,化为粘稠的鱼胶,再经过匠心独运的加工,制作成各式各样的工艺品,其精致程度,令人瞠目结舌。”
赫哲文化村中,我们得以品尝到地道的传统美食塔拉哈,那是由鲜美的江鱼切成薄片,仅以盐和辣椒进行简单的调味,吃起来既清甜又爽脆。若江里的‘三花五罗’离开了这江水,便无法拥有如此独特的风味!饭店老板身上流露出赫哲人的那份自信,那是深入骨髓的。
采访即将落幕之际,回首这一天的旅程,同江的吸引力不仅体现在那双色水的自然奇观,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深沉与生机——界碑上刻印着国界的庄重,公路的延伸传递着发展的节奏,万年化石诉说着冰河时代的往事,赫哲人的渔歌在街津口的炊烟中代代流传。在三江交汇之地,自然的史诗、民族的记忆、时代的脚步,如同江水一般奔腾不息,最终融入了中华民族永不停息的伟大江河之中。(纪世强)